“五一”的时候因为去了一次西宫,终于有机会在被网友称为苏州河上最“恶俗”的一座桥上走了一次,这就是武宁路桥。
现在的武宁路桥并不是一座新桥,而是建成于1956年,去年开始,武宁路桥进行了景观改造工程,至今年一月中旬完工。改建后的武宁路桥,桥身整体采用灰色花岗岩铺装,人行梯道以及引桥部分的外立面采用经典的浅灰色模制石材做装饰。桥面路灯开始换上更典雅的欧式路灯造型。桥梁的细部装饰上,采用双雀报喜图预示着风调雨顺、宝瓶圆柱上的荷叶纹理象征祥和与安宁。此外还采用了忍冬、石榴、莲花等敦煌壁刻上出现的卷草纹饰。桥侧采用的精美东方韵味大纹饰起到美化桥梁建筑立面外观和细部造型的作用,也使得桥身整体更加饱满。
除了对路面的重新铺设和桥梁栏杆、扶手的精细化加工以外,最醒目的改建就是四座巨大的桥头堡。新建的四座桥头堡采用科林斯式的立柱(查到的资料上都说是爱奥尼亚柱式,但实际建成后更接近于科林斯式,可能是为了区别于它的“原型”——法国塞纳河上的亚历山大三世桥吧),高度为27米。顶部是用铜浇注、表面贴金的4个雕塑。据说分别代表着孕育、萌芽、成长、希望的联合主题。体现了武宁路桥这个交通枢纽就像伟大母亲一样,用坚实的躯体贯卧于苏州河上,带给人们祥和、太平、和谐、甜美、宁静,把东方女性淳朴之美和艺术的唯美主义完美的进行结合。崭新的雕塑和立柱有专门的排管清洗系统,并有钢结构固定,确保长久如新和安全牢固。
武宁路桥的设计想像图,可以看到此时的桥头堡的体量、主题雕塑等与后来完成时还不太一样。
武宁路桥建成以后,最为网友们诟病的大概就是这四座桥头堡及其顶部的雕塑了。从体量上来说,桥头堡显得过于巨大,与桥身的对比显得不是那么协调。但更重要的是,武宁路桥的景观改造几乎完全是借鉴法国塞纳河上著名的亚历山大三世桥的建筑灵感而来,我们来看看两座桥的对比:
亚历山大三世桥
武宁路桥
两座桥的桥头堡设计除了柱式的区别(亚历山大三世桥是爱奥尼亚式的,武宁路桥是科林斯式的)就是上面的雕塑。从照片上看,武宁路桥的4座雕塑怎样看都显得“简约”而单薄了些,可能是“肋生双翼”的形象并不符合中国的传统吧(在中国传统中,这样的形象多用于像雷震子这样被认为是“奇形怪状”的形象),由此造成的某种“山寨”的感觉让人有些啼笑皆非。
武宁路桥主题雕塑
亲身走了一遭武宁路桥,且是步行走过的,给我的感觉,首先是桥头堡的体量过于巨大了。走上多级台阶上得桥面以后,还需要仰视顶部。至于那四尊雕塑,如果不是事先告诉我它们的意义,我是怎样也猜不透其中的“玄机”的,总觉得在这样高耸的桥头堡顶部,整体造型如此单薄的雕塑有一种“镇不住”的感觉。而这样“金碧辉煌”的设计,除了那种草台班子的“山寨”气以外,就是和周围的环境不协调,因为放眼望去,周围实在找不到什么“古典”的东西,除了蜿蜒的苏州河,就是千篇一律的商品房,或许也正因为处在高楼的“峡谷”中的缘故,才要将桥头堡造得这样巨大,以在视觉上造成一种整体的平衡感。
网友们说武宁路新桥“恶俗”,主要也就在其仿欧式的外形上。为什么一定要选择这个夸张的造型?为什么要一定学习欧洲古典派的风格?其实上海这些年来的建设,其中搞一些全欧式的卫星小镇等等,给人更多的就是一种媚俗感。古典的时代已经过去了,不是简单地照搬古典的元素就是显得“有文化”的,恰恰相反,简单地移植那些片断,而忽视与整体环境的协调,只能是南桔北枳,甚至给人一种“山寨文化”的感觉。
不过话说回来,建筑的生命力不仅仅在其外形上,更在于其建成后的使用过程中。每一个使用或者不得不使用建筑的人,因为在这个过程中投入了活生生的生命,最终仍然会对建筑怀有某种感情。这种感情即使不能使建筑成为经典,有朝一日也终将令建筑成为记忆中一道不可或缺的风景。比如我们复旦的光华楼,最初建成时,其俗套的双子楼造型、过于巨大的体量给校园的整体风景造成的不协调感 、附庸风雅而又不合比例的希腊柱廊装饰……受到了多少人的诟病!但经过这些年来的使用,复旦人还不是对它产生了很深的感情乃至依恋?因为不是别的,乃是建筑作为我们活动的场所承载了我们的生命,对于建筑的记忆和感情其实就是对那段流逝的生命的记忆和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