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因芜申运河的开拓,有关部门决定把王婆桥移建到西氿公园里去,当时在邵副市长的协调下,把王婆古桥留建在了原址,所以当地百姓也非常感激。
王婆桥,我还是很熟悉的了,就在桥边负责仓库基建时,和任老师去过两趟。不过,这一次去,也是顺路,因为天气好,想拍些更适合人欣赏的照片罢了;其实内心里更是想再去看看老朋友。说起老朋友,他有很多传奇,也有我值得留恋的老街···
再补上肖弛民先生提供的数据资料:
王婆桥,在新庄街道王婆村,始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相传为一王姓女佣用一生帮工所得的报酬捐建。明代重建,为单孔石拱桥,东西向,两边各有石阶24级。青石基、券石系花岗石质,桥面为阳山石和青石混砌。桥长28.45米,中宽3.4米,堍宽4.73米。桥孔净跨6.5米,矢高4.35米。
2011年11月25日整理下文:
王婆桥,我前后去过三趟,留下印象的是有关这古桥的两个人。
一个是王婆。王婆实际上姓杨,在清朝末年,以洪秀全、杨秀清为首的农民发动了拟推翻政府的太平天国运动,宜兴当地农民特别是杨氏家族也非常积极地参与了这场俗称“长毛造反”的运动。造反失败后,清政府要将杨姓族人满门抄斩,当时,杨氏家族为逃避清朝廷的追捕,改杨姓王。虽已改姓,但还是有很多家族成员及村民在保护族人时受到了迫害,其后为纪念受害者,一位王姓老太婆带头发起建造拱桥,同时在桥上立碑纪念。
“遇难同胞” 为一方百姓的平安和幸福献出了生命,他们的纪念碑耸立在云霄里,蓝天白云下,英灵永存,他们也将在一方百姓的心中永垂不朽。
第二个叫高小洪。除了先前的纪念碑和正常的保护性立碑之外,老桥周围的碑还很多。桥的一侧,还有老百姓自立的一块碑,碑上铭刻了“王婆”和“王婆桥”的历史传说,而且边上的水泥墩还赫然刻着“王婆卖瓜,自卖自夸;如今来她,不用我夸。”所有的桥碑,我都看到了旁边的一行小字:“高小洪书”,且不论押韵与否,也不说意境如何,都是高小洪。他在宣传,他在呼吁,宣传着老桥的历史,呼吁着更多人来珍惜祖先的遗产。
之后,我又在桥堍老街的一个巷弄里看到斜靠在墙根的几块石板,上面密密麻麻刻满了桥的历史和一些人名,从笔迹来看,和之前的桥碑分明都出自高小洪一人之手。笔迹是拙劣了点,雕刻的也不是很规范,但应该是发挥了他的最高水平,一笔一横,看得出书写的用心程度,字里行间,都透露着满腔的热情!
站在“王婆桥”跟前,无意间发现一簇野菊花正长在我脚边,我随即摘下一朵,恭敬地把它递送到桥上的纪念碑前。此时,我的内心还是不能平静,我看着这些桥碑和上面的字迹,可以肯定的是高小洪绝对是一个平凡的百姓,或许他就是这附近一个普通的村民,可是他却做出了不寻常的举动,让这一带乡民朴实正直的品质和英勇顽强的精神得到了很好的传颂和发扬。在这里,我向他深深地鞠上一躬!
王婆桥,位于新庄街道大塍王婆村,始建于元至正七年(1347),明代、清代分别重建,2004年由于芜申运河扩挖,将原跨蠡河之上的古桥移建到运河东岸,并由原来的东西走向变成现在的南北走向。为单孔石拱桥,两边各有石阶24级。青石基、券石系花岗石质,桥面为阳山石和青石混砌。桥长28.45米,中宽3.4米,堍宽4.73米。桥孔净跨6.5米,矢高4.35米。为市级文物保护单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