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 正文
桥梁是一国文化的特征
2012-09-27 来源:浙江日报
浙江日报 钱塘江大桥是里程碑

  叶培建(中科院院士):桥梁是连接陆地与江、河、湖、海的纽带,她拓展了人类在地球上的活动空间,对人类社会的发展而言意义非凡。在上世纪30年代,作为我国多学科卓越专家的茅以升先生,主持设计并组织修建了钱塘江公路铁路两用大桥,堪称中国铁路桥梁史上的一个里程碑。这座桥梁至今仍屹立在钱塘江上,服务于社会,想想现在一些刚建成一年,甚至在建的大桥都会轰然倒塌,后人真是应该汗颜。

  桥梁见证一国文化

  凤懋润(交通运输部原总工程师):“以人的素质保证工程质量”是许多重大工程的宣传口号,说到了问题的根本,“以人的素质保证社会生活质量”也应该成为科学发展的共识。茅以升先生说:“桥梁是一国文化的一个特征。”加强全民文化和品德教育,提升工程建设者和使用者的科学素质同样是一项艰巨的“建设工程”,使“功德观、民族魂、使命感”成为桥梁文化的精髓。建设者技术素质参差不齐、建设管理粗放、合理工期得不到保证,致使部分工程(特别是中小型工程)质量存在缺欠。

  同时,此前我国公路桥梁标准规范中没有工程使用寿命的要求,在材料选取、构造细节、施工工艺、养护管理等环节上没有相应的耐久性指标和质量保障措施,而“结构耐久性”正是国际工程界的热门话题。造成耐久性缺失问题的深层次原因之一是盲目地抢工期。

  我们离国际先进还很远

  项海帆(中国工程院院士、同济大学教授): 要赶上国际先进水平还有很长的路要走。我国桥梁施工也存在装备落后因而过于依赖人力的问题。根据发达国家的经验,随着施工装备的进步,工地现场的工人也以每十年减半的速度递减。进入21世纪后,发达国家的工地往往只有数十人的规模,巨型施工设备和计算机操作完全改变了桥梁工地的生态面貌,而工程质量却不断提高。反观我国大桥工地,仍然靠大量施工者完成。在我国当下桥梁建设中一些不良思潮和不合理现象也要改变,比如设计部门对悬索桥的偏爱,似乎只有悬索桥才能代表水平等。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