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检测加固> 正文
提高顶进立交桥软土地基承载力的一种方法
2010-05-04 
1  工程概况

郑州和平路立交桥位于新荷线DK11 + 870 处,该立交结构形式为8 m + 18 m + 8 m 下穿整体箱形框构,外轮廓尺寸纵向长12.5 m ,横向宽37.6 m ,高7.7m ,立交中心线与铁路中心线交角为92°,顶距为18m。该立交地处黄河冲积平原,为第四系全新统冲积层,框构底板底以下地层分3 层,如图1 所示。该立交所处地下水为第四系孔隙潜水,水位埋深较浅,仅为0.8 m ,水量较丰富。

高压分段注浆横向分布示意图

2  软弱层地基加固方案比选

为不影响既有线列车的运输,在顶进前对软弱层即进行处理是不可能的,唯有采取线路加固后,先分段挖土、再进行地基处理、紧跟顶进的追踪作业方法;同时要求在框构前端每次挖土进尺和停顶的间歇时间不能太长。为此,对3 种方案进行了比选(表1) ,并决定选用高压分段注浆法对基底进行加固。


方案比选表


3  高压分段注浆法原理和工艺

本法是将水泥浆液用高压压入土层中,将土层中的孔隙压密,提高了土体介质的密实度和承载能力;另一方面,在高压水泥浆液的作用下,周围土体受到挤压,固接成桩,起到了摩擦和端承桩的作用。其工艺流程为: (1) 用平板振动器进行振冲成孔; (2) 将振管与高压注浆管连接;(3) 将搅拌好的浆液注浆; (4) 提升振管;(5) 重复(3) 、(4) 直至达到设计要求。

4  设计方案

根据框构底板尺寸确定地基加固的范围。沿立交纵向共布置了10 排孔,每排24 孔,孔中心间距1.5 m ,孔深3.5 m。浆液用32.5 级水泥,水灰比1∶1 ,并加入5 %的速凝剂,使混凝土的凝固时间缩短,其前期强度可在2 h 左右达到。注浆压力取0.8~2.0MPa ,提升管幅度一般0.3~0.5 m。同时用4 台设备注浆,每排需4~6 h ,共10 排孔,总共需40~60 h 完成。

框构顶距共18 m ,每次顶进前在框构前端挖土0.75 m。每顶2 次(累计顶距1.5 m)进行一次注浆(图2) 。


高压分段注浆桩纵向分布示意图

5  施工情况

(1) 荷泽方的注浆量均大于新乡方的注浆量,荷泽方的注浆量平均每孔1.1m 3,新乡方的注浆量平均每孔0.9m 3,体现了软弱层荷泽方较新乡方厚。而注浆量最大的一孔注浆1.5 m3,这证明了基底地层不甚均匀。

(2) 注浆后,有的注浆孔位地面隆起直径约1 m、高10 cm 多的鼓包,有的孔在其周围将地面顶成多条裂缝,充分反映了地基加固的效果。

(3) 框构预制好后,在原位有所下沉,在顶进初期,滑板就开始断裂,并出现扎头现象;顶进4 m 时,前端扎头达3.5 cm ,这时地基还未注浆加固,说明底板下地基确实比较软弱;而后开始注浆进行加固处理,抑制了底板下陷和框构扎头的现象。

(4) 对立交扎头进行了监控测量,主要数据见表2 ,框构最终扎头14.5 cm ,符合设计控制标准,使立交顶进顺利完成。

顶距与扎头的测量数据表



(5) 框构整体脱离滑板后,其后端只沉降了2 cm ,按以前的经验应该下沉10~12 cm ,这充分说明了注浆加固后的地基承载力有明显提高。

6  结语

(1) 根据对既有线框构立交的现状调查,凡出现开裂的立交大部分是因为地基软弱,出现不均匀沉降所致,因此对基本承载力低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是必须的。

(2) 在顶进框构前就对既有线路的地基进行加固处理是相当困难的。把基底处理过程与立交顶进结合起来,不失为一种既经济又安全的行之有效的手段。

(3) 顶进框构工法对加固地基的设备和工艺方法有特殊要求,加固后的地基在很短时间内就要起作用,其承载力要有明显增加,才能抑制出现扎头现象。本文所述的高压分段注浆法很好地解决了这些问题,既能控制框构扎头,又能快速起到加固地基的作用。

(4) 常用处理扎头的方法是仅在地基表层,如在框构前挤填片石或碎石或吹砂或灌筑干硬性混凝土等,实际上是在地基表面造成几处较坚硬的支点,往往导致地基的软硬不均,对底板受力不利。采用高压分段注浆法则能处理和加固更深层次的软弱地层,根除造成扎头现象的病根。

(5) 为了有效的防止框构扎头现象的发生,加固地基处理范围应该扩大,宜在顶距全程范围内全部加固处理,因为在顶进过程中,极可能造成滑板断裂,而起不到控制框构扎头的作用。另外,为了不使预制好的框构下沉,必要时可在制作滑板前就对滑板下的地基先进行加固处理。
Copyright © 2007-2022
服务热线:010-64708566 法律顾问:北京君致律师所 陈栋强
ICP经营许可证100299号 京ICP备10020099号  京公网安备 11010802020311号
Baidu
map